News行业新闻

“湿地花城”将成武汉城市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1-07-09 阅读次数:777

  7月7日,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叶昌金介绍,近期,武汉市对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市能级和品质提升的总体目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达到全国城市先进水平,城市更加宜业、宜创、宜居、宜乐、宜游,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据介绍,武汉市将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拓展综合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塑造特色魅力,创新城市治理,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

  目前,武汉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未来五年计划新建城市绿地5000公顷、造林绿化10万亩、新植树1000万株、新增花灌木200万株,实现“四季常绿、四季见花”,打造春樱、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城”品牌,让“湿地花城”成为武汉的新名片。

  为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将策划一批重点园林绿化亮点项目。依托大东湖、武湖、府河、汤逊湖等六大绿楔,建设复合型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群;依托“十字”型山水生态轴,打造“白沙洲—天兴洲”沿江、“九真山—九峰山”东西山系“双百里生态人文长廊”;依托外环线、三环线生态带,建设外环线生态带自然公园群、三环线“一带33珠”城市公园群及梦泽湖、龙阳湖等一批城市特色湖泊公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打造一批园林绿化精品工程。

  同时,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山体植绿、社会兴绿等方式,拓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建设500公里穿城绿道、城市花道,新建300个口袋公园,布置300处园林花卉小景,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绿化改造提升,建设300个绿色驿站,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赏花、移步入园”。到2025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湿地之都、花漾江城”魅力更加彰显。

  武汉市园林部门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打造“一路一景”,提升100条重要道路绿化景观,使林荫路总长达到4700公里,突出“一园一花”,建设10个花卉特色公园,开展“花靓江城”行动,创建30个花漾街区,打造300公顷花田花海,精心打造地标建筑群,塑造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实施“公园焕新”行动,完善公园设施,将社区管理经验融入公园管理,营造一批公园文化空间,举办公园文化季、自然通识课、荷花展、菊花展等各类生态文化活动2000场,丰富市民生态文化体验。

来源:极目新闻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