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民法典内容的民法墙、栩栩如生的著名法学家雕像、寓意婚姻爱情的心形雕塑、民法典与“华仔”的一生……2020年,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深圳民法公园正式建成。龙华区委区政府和深圳市司法局用近3年时间,把民法典“搬”进公园,建成了全方位展示民法文化的特色主题公园,让这座全国首个民法公园在社会的关注中揭开面纱。据了解,该公园是深圳纪念国家重大立法成果、立法进程的新实践。
深圳民法公园占地面积15.6万平方米,由“一环一轴一馆四分区”组成,是深圳经济特区一次别出心裁的普法创新,以公园为载体创新普法方式,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环一轴一馆”分别指的是民法环、民法纪年轴、民法博物馆,“四分区”指的是将公园整体分为门户活动区、主题景观区、滨水共享区、林间游赏区,它们共同组成深圳民法公园的民法核心内涵,以时尚且充满创感的形式阐释民法精神。
如今,当你走进这座公园,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抬头便可看见一条白色飘逸的履带围绕在半山之中,那就是民法环,整座公园的“点睛之笔”,采用了象征民法典核心精神的圆形母题,与覆土建筑民法博物馆一起形成了整个公园的核心区域。民法环以龙华区创作的卡通人物“华仔”的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六个阶段,设计出66个案例,展现其在不同的年龄段与民法的关系,以“走完几圈民法环,学会民法典”为设计、建设目标。
民法纪年轴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公园,全长189米,宽4米,分别对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法起草期、民法典前序时期以及民法典时代,以一个轴线形式延展手法,记录民法发展历程,形成一个直观的民法沿革体系。此外,民法博物馆作为民法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博物馆展陈时空限制,着力打造成“数字化、信息化、内外联动一体化”的智慧型数字博物馆。
“经过三年建设,我们终于把民法典‘搬’进了公园,并在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周,向市民正式开放。”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认为,这是深圳向民法典表达的崇高敬意。蒋溪林希望龙华区以民法公园正式开园暨民法博物馆开馆为契机,借助“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一金字招牌,深入宣传民法典,大力普及民法知识,把民法公园打造成为全国普法宣传的标杆阵地。
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