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建筑师马岩松:每个人的心中皆有山水
发布时间:2019-01-07 阅读次数:1387
  马岩松,1975年出生于北京,1999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后赴美留学至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获建筑学硕士和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2002年马岩松于美国创立了MAD建筑设计事务所。2004年回国成立北京MAD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事务所成立的16年中,马岩松以北京2050、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北京朝阳公园广场、三亚凤凰岛等多个充满创意的项目得到业界瞩目。

  在当下的中国建筑设计界一直流传一句话,建筑师三十岁前不可能成名,除非你是马岩松!

  2006年3月28日晚从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传来消息,刚刚在北京开业两年多的建筑事务所MAD,赢得当地一栋50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设计权。担纲设计的MAD负责人,30岁的马岩松,对记者说,“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设计权,标志着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了创意中国的时代。”

  这次竞赛收到来自世界70个国家的92份提案,由9位国际著名建筑师、规划师组成的审查委员会,最终使6家建筑公司得到提名,由马岩松领衔的建筑事务所MAD设计的大厦,击败了其它91个设计方案,包括其它5个主要设计方案,最终中标。

  2017年,英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实验家、建筑师,“建筑电讯”运动领军人物彼得·库克(Peter Cook)在为MAD事务所的英文版作品集《MAD WORKS》作序。他写道:“这些年来,前卫艺术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百年、七十年、或者四十年前,先锋作品是实际存在的,它指向的是创新、智慧、灵感和独创,或至少是特立独行的。有些作品甚至很震撼,充满着冒险家般的勇气。而如今,我们没能提出什么新的定义或词语,却在平庸地回避着开创、智慧、特立和勇气。如果我们真能提出这样一个新的词语,那么拿来形容马岩松就再合适不过——他有着以上所有特质。与众多前卫的前辈一样,马岩松生逢其时,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登上舞台,崭露头角。”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