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历史建筑活化 杭州力推城市房屋有机更新
发布时间:2018-11-19 阅读次数:1265

  杭州所巷社区锦园27幢90号,5个多月前这幢居民楼以38天的速度,完成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改造。

  凤凰山脚下的馒头山,如今成了许多文艺青年爱去的“打卡地”,谁又能知道,多年之前这里曾是杭城里脏乱破旧的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城东彭埠茶亭片城中村改造,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罗家老宅不仅没有被拆掉,反而得到了保护修缮,变身成艺术馆。

  ……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拔地而起的簇簇新的高楼,也会有被雨打风吹去的日渐衰败的角落。

  杭州,一座非常“念旧”的城市,正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让二者协调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和“生命体”,用“有机更新”的方式,让城市告别危房、让旧房提升品质。

  而千年古城的历史积淀和杭州的人情味,让这个“更新”,从大刀阔斧,变得愈加精雕细琢。

  告别危房旧房变身

  居民迎来“民生之变”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一处处老宅蝶变新生

  城市不断发展变化,但文化街区和历史遗迹,是杭州的“DNA”和“独特韵味”,要永久保存。

  在杭州,城市每“更新”一处,值得保留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都是优先考虑保护的因素。就像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彭埠罗家老宅,在城东彭埠茶亭片城中村改造中蝶变新生。

  秉承着“修旧如旧”的理念,修缮后的罗家老宅保留着它的原汁原味:两进院落。高大的围墙,中式石库门入口,小青瓦屋面,硬山顶,不仅吸收了徽派建筑的庄重和大气,又展现了江南民居的典雅风格。

  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其实是最好的保护。重生的罗家老宅也找到了一条全新又符合其气质的路子,变身为一座艺术馆。画展、艺术联展、黑白木刻版画制作体验……曾经日渐残败的老宅,重又焕发光彩。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被住建部列入全国首批十个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的杭州,正在通过不懈的努力、创新老宅保护的新方式,将文脉保护、民生改善与城市有机更新发展做到了完美结合,在全面修缮历史建筑的同时,结合建筑风貌特色、文化底蕴及周边环境,引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传统医药等多元产业,实现生态、业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

  馒头山的巨变、罗家老宅的重生、老旧住宅的加梯成功,还有老旧住宅从“改造为主”到“改管结合”模式的全新尝试,杭州,正在用“绣花”功夫,精细地实现着城市的修补和有机更新,让更多的百姓,居者乐其屋。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