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两江四岸”不仅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廊道,还是集中展示重庆山城、江城特色的景观廊道。
不管你是否身在其中,如果想将超大画幅的两江四岸景观尽收眼底,请别着急!重庆市勘测院已经利用测绘高新技术获取高清影像,将两江四岸的景观无缝拼接为高精度立面影像图,形成约394公里滨江立体长卷。
不久后,你在手机上通过“重庆规划”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参与规划”频道,就可纵览两江四岸立体长卷,评赞重庆山水人文风情。
事实上,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市勘测院近年来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在城乡规划建设、社会民生方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让巴渝大地更具智慧之气。
大数据绘就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实现不破坏山体开展道路设计的难度相比平原城市更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论证。”重庆市勘测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薛梅介绍,基于多年支撑规划的经验,重庆市勘测院开展了“3D+”规划设计技术研究,将城市、山脉、河流的原貌进行还原,形成一个高精度的虚拟3D沙盘。
“在这个沙盘上,能够快速形成道路设计方案建成后效果,评估道路对现状地形地貌的影响,边坡高度、道路坡度,甚至连土石方量都能同步一键测算。这种技术在为道路规划工作提供协同设计、快速优化的技术支撑的同时,还能避免建设后大挖大填,破坏城市景观。”薛梅解释说。
“3D+”规划设计技术,目前广泛应用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城市设计等工作环节中,并支撑了重庆各大园区的开发建设工作。在生态发展、绿色优先的准则下,该技术也将应用在全市两江四岸品质提升、广阳岛生态旅游岛等多个重点项目上,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