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亚洲花都”绽放“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18-08-23 阅读次数:1220

  从小村庄到“亚洲花都”

  斗南花卉市场位于昆明市呈贡区斗南镇,这里包括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和散户售卖市场,是全国和亚洲鲜花市场的“心脏”。

  斗南从滇池岸边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为“亚洲花都”,走过了35年。1983年,斗南村村民种下第一枝商品化的剑兰。2001年,经上海第十四届吉尼斯总部认证,斗南花市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2012年,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1020亩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开工建设。2017年,斗南社区实现经济总收入2.44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63万元。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政策落地,2017年6月15日,昆明斗南花卉小镇成功入围云南省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名单。如今,斗南已是国内最集中的花卉企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聚集区,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与定价权,国内外4500多家企业常驻在此。云南全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及国家的花卉进入市场交易,每天都有1000吨鲜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销往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鲜花拍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02年12月20日凌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正式在斗南落成“开槌”,这成为斗南花市成功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2015年12月24日,斗南花卉电子交易中心首拍成功,每天下午,鲜花开始陆续进入交易市场,晚上7点开始拍卖,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采用了先进的国际化交易方式——荷兰花卉“降价式拍卖”。每天拍卖200多万枝鲜花,交易过程持续3-4个小时。价值几十万元乃至百万元的鲜切花,几秒钟就能完成交易。2017年,KIFA共拍出各类鲜切花11.04亿枝,拍卖均价为每枝0.92元,拍卖总量和拍卖均价均创历史新高。

  打造世界一流花卉生产基地

  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战略的推进,花卉产业成为云南重点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八大产业之一。目前,云南共有花农21.6万户、80余万人,花农总收入121.1亿元,全省花卉亩均产值3.7万元,是粮食的51.4倍,蔬菜的14.3倍。云南花卉产业在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产业优势,“云花经济”已成为云南重要的新兴产业。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表示,“云花”将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增进花卉产业与世界的交流合作,竭力将“云花”这一张云南特色优势产业牌打得更响。 来源:农民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