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石家庄:海绵城市理念让园林景观更具生态效应
发布时间:2018-07-13 阅读次数:1404

  雨水下渗体系:

   路面无积水 行走不打滑 

  为最大程度留住雨水,龙泉湖在雨水下渗体系建设中,分点、线、面三个层面来解决雨水流失问题。

  由于绿地自身对雨水具有一定的吸纳作用,因此以绿地形成雨水下渗的“面”;园内场地大部分采用透水性铺装,它们与下沉式绿地等,形成雨水下渗的“点”;全园道路均采用透水性铺装,形成了下渗体系的“线”。

  园内场地主要采用软硬结合的策略,促进雨水下渗。在保证场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运用透水性铺装、嵌草铺装、木铺装等高透水性的材料,与场地进行衔接,使场地对雨水有一定的消纳作用。

  雨水滞留系统:

  滞留雨水 打造天然景 

  通过透水性的道路和铺装,可以让园内的雨水被消纳一部分,而没有被下渗的雨水,则将汇入植草沟中,进行滞留和传输。

  通过结合道路设置植草边沟,将道路上的雨水、周边场地或是绿地中的雨水,汇集到植草沟中,进行滞留并传输。

  雨水花园在功能上与景观旱溪类似,主要运用在道路旁,通过在道路一侧营造自然化的地表沟渠,实现对道路雨水的收集、渗透和过滤,通过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作用将径流中的污染物削减,达到雨水收集利用和径流污染控制的目的。 

  相关植物种植:

  植物合理搭配 美观又生态

  生态驳岸植物和调蓄容积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可有效地对水的蓄积进行微调。

  龙泉湖建设中,通过深入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让园林景观更具生态效应。据了解,目前龙泉湖建设中的重点为“吸水”性,下一步将侧重于水的再利用,建设一系列如生物净化池、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循环系统等净水、循环水系统,让雨水“既留得住,又用得上”。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