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北京市)丰台区程庄南里小区公园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4年级学生刘久菠带着纸板、直尺、彩笔,与同学分工合作,认真地绘制着公园地图——当日,该校“乐学公园”生态景观设计项目启动,距离校园几百米之遥的公园将成为学生新的“学习乐园”。
在学生动手绘制地图之前,学校特别邀请了丰台区园林局艺道园艺驿站主理人王志伟为学生现场授课。
“测量的相关知识我们也会在近期的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补充。”学校校长李同说,该校还将整合思政、科学、美术、劳动等多学科知识,将“乐学公园”项目打造为“自然+”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平台。
经过与学生、街道等的共同讨论,学校初步计划将公园划分为景观区、休闲区、涂鸦区、雕塑区等区域,不同区域承担着不同的教育功能。比如,雕塑区将邀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循环利用”主题雕塑群,景观区请学生认领绿化带、设计小型生态园等。接下来,学校还将举办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陈述与招投标活动,中标者在年底前的几个月里进行项目施工。
“我们希望通过真实情境下的设计实践,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协作中成长,同时也为社区注入教育活力,实现‘校家社共育’的闭环生态。”李同说。
这只是丰台区“乐学公园”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新学期,该区推出30个“乐学公园”创建项目,通过整合匹配学校及周边社会、生态、教育等资源,创新推进学校教育、自然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打造青少年户外教育实践平台。
近期,各项目相继启动。比如,作为先期试点单位,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校外2000平方米绿地的设计方案。在方案中,学生团队结合北方气候特点,筛选了30余种本土植物,并融入雨水收集系统等巧妙设计,既有儿童视角,又有专业思维。在园林局、街道办等的支持下,孩子们的方案即将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