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西安: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发布时间:2024-10-29 阅读次数:161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与名片,也是城市风情与历史的缩影。曾经,带着家人去公园漫步、拍照是大家周末的期盼;当下,走出家门在附近遛弯、打卡是大家生活的日常。

  从传统公园的惬意漫步到主题公园文化元素,从湿地公园的宜人景色到“口袋公园”的多样功能……如今,一处处公园与西安的城市街面无缝衔接,15分钟生活圈里一定有你的“诗和远方”,各种类型的公园已经成为城市人生活中的生态伴侣。

  老旧城中村变身运动休闲地

  西安火车站以北,龙首村以南,东到太华路,西到红庙坡,这一带以前统称为“道北”。狭窄的小巷子、拥挤的大杂院、气味逼人的旱厕、上着锁的自来水龙头、成片的棚户区是这里的“特色”,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许多西安人提起“道北”的第一印象仍然是脏乱差。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后,“道北”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围绕公园的是崭新的住宅小区、宜居的社区环境、宽阔的城市道路。

  曾经屈指可数 如今星罗棋布

  实际上,类似“道北”地区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几乎发生在西安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安仅有位于莲湖路的莲湖公园、位于西五路东段北侧的革命公园、位于西大街贡院门的儿童公园这三处公园,总面积为18.6公顷。1955年,为配合交通大学西迁,西安市政府在唐长安城兴庆宫西南隅遗址上修建了兴庆公园(1979年更名为兴庆宫公园),于1958年建成开放。随后,1959年西安植物园建成,1965年劳动公园对外开放。截至1978年,西安拥有的公园数量,包括兴庆公园在内也不过6个而已。

  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安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1996年全市大、中、小型公园总数增至39个。与此同时,西安启动护城河清淤工程,对环城公园进行提升改造,许多老西安人印象中避之不及的“臭水河”变成了环绕古城的“绿丝带”。2008年,西安环城公园健身长廊正式开放,这段长约14公里的全民健身区每天吸引市民超过10万人次。

  2000年以来,西安进一步加大城市绿化力度,陆续建成小雁塔公园、长乐公园等绿化工程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大型综合性公园,建成了近200个小型休闲绿地广场。如今,西安城市公园总数已达到173个,“口袋公园”和绿地广场1200余个,绿道总长1800余公里。

  风格形式更加丰富 主题公园引市民打卡

  RUYUN社区公园由废弃厂房改造而成,一片被绿色覆盖的小广场与周围挂着的空调架和斑驳的居民楼一起,营造出一种市井烟火与安逸静谧交错感。时髦的日韩风格服装店、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美式复古理发店、被花卉和古董物件覆盖的花园餐厅等搭配上现代风格的装饰墙,让人们在此处邂逅旧时光的温柔和现代潮流的碰撞。

  公园内引入了西安特色小吃、咖啡、西餐轻食、时尚买手等店铺,同时将空旷区域打造成了宠物和骑手友好的社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造,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轻松的品质生活。”

  社区公园、机车公园、运动公园……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民需求的增加,西安的公园风格和形式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许多“新式公园”不仅仅是简单休闲场所,更成为集购物、娱乐、社交、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区。

  传统与新潮搭配 收获更多幸福感

  位于建国门城墙东南角的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以创意、潮流和艺术的元素吸引了不少品牌主理人入驻,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游玩体验。

  在“新式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传统公园的功能也扩散到了小区周边。位于航天大道北侧的曲江大华社区公园,滑梯、滑索、跷跷板、蹦床等游乐设施一应俱全,不少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游乐设施上玩耍,这个集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口袋公园”,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儿童乐园。

  交织绿色动脉 让城市“住”进公园

  推窗见绿,开门见景。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不仅仅是城市里公园数量的增加,拥有绿道、水域等景色交织而成的绿色动脉,让整个城市的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西安近年来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头转角和现有绿地等城市土地“边角料”,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进一步提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的覆盖率。近5年来,这些在居民区旁边的“口袋公园”,西安新建了350个,这些地方既是市民的休憩场所,也是城市生态休闲的组成部分。

  2024年,西安持续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绿化建设,每个区县、开发区新建“口袋公园”或儿童友好型公园不少于1座;全市建设绿道不少于50公里,建成国际友城会客厅中亚公园,打造1座禁毒主题公园。同时,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推动公园“+健身”“+文化”“+消费”场景等创新实践。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