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州,“一枝塔影认通州”这句古诗可谓家喻户晓。这里的“塔”,说的就是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燃灯塔。跨越千年,燃灯塔下几经变迁。漕运年代商贾云集,漕运终止后,这里一度变得寂寥。
但这两年可大不一样了。古塔周边举办的各式各样的文旅活动不断。就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塔下的非遗市集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下半年,还会有不少活动在塔下亮相。
燃灯塔,这个通州人眼中再熟悉不过的地标,如今正成为城市副中心古今交融、最具人气和活力的文化IP。
满满烟火气息
端午节,不少市民来到燃灯塔下的非遗市集凑热闹。走过大成殿,穿过圣容殿,红墙灰瓦隔开了都市的喧嚣,沿着尊经阁前清幽的小路再向西行十来步,迈过一座月亮门,热闹又从这儿起扑面而来——崇圣殿前的广场上翠绿古松与红墙灰瓦相得益彰,一个个展位前游客来来往往。
不只有本地的非遗技艺,大运河沿途南方城市的非遗技艺传承人,也有不少来此展销。
燃灯塔下红火的不只是非遗市集。前不久,“文旅+直播”电商嘉年华也在这儿举办。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副中心的公司在燃灯塔下搭起直播间,为全国网友直播带货通州好物。
从2022年9月6日重新开门迎客以来,燃灯塔下精彩活动不断:大运河马拉松灯光秀、春节年味市集、XR光影秀、国风音乐会……这里已然成为兼具厚重历史底蕴和先锋潮流时尚的活力文化秀场。
塔下几经变迁
对于居住在燃灯塔周边的居民来说,到古塔下遛遛弯,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眼中的古塔变迁,别有一番意趣。
上世纪九十年代,和燃灯塔紧邻的是北京花丝镶嵌厂。那时塔被高墙围起来,墙外满眼杂草,到访的人不太多。倒是塔周围的平房区越建越密,俨然成了一座大型居住区。
如今,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经过修缮提升,已从文物景观变成了旅游景区,并于2022年9月面向公众开放。当年的痕迹难觅,但围绕古塔的各类文化活动又重新燃起,关于塔的故事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讲述“活”的历史
在大运河畔的西海子公园内,生长着一株老榆树,古树编号为110112A00001,是北京市一级古树。树虽其貌不扬,但它的故事现在已经为很多市民知晓——它从燃灯塔上移栽至此地,因而得名“塔榆”。榆树非常耐贫瘠,仅靠塔顶上的薄土生根发芽,至今屹立三百余载,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北大燕园未名湖畔博雅塔与燃灯塔的“双塔奇缘”也广为流传:博雅塔为校园里的一座水塔,外观取自通州燃灯塔,两塔一西一东,成了北京融汇多元文化的象征。
燃灯塔作为通州着力打造的文化IP,曾经鲜为人知的故事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创作,更需要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比如燃灯塔下的变迁,我们的了解越来越丰富。”任德永说,明代中期,漕运的重心由张家湾镇转移到了燃灯塔下,通州城东门和北门外建起了两座漕运码头,燃灯塔正坐落在北门城内。这里从此成了通州城的政治和商业中心,通县衙门坐落于此,这里又是商贾云集。直到晚清时期,燃灯塔周围已经形成了史家胡同、扁担胡同、瓷器胡同等102条胡同,一片车水马龙。
时间来到副中心时代,燃灯塔周边有了新气象,因漕运中断而黯淡萧瑟的北运河正在实现文化复兴。今年初,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顺利通过验收,获评5A级景区。以大运河为纽带,从北向南形成了一条文化长廊,也形成了“众星拱月、串珠成链、各美其美”的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不远处的运河商务区高楼林立,已经吸引2万余家企业在此注册发展。
今日再望古塔,古韵悠悠,新城环绕,古今同辉之景令人赞叹。